Wednesday Sep 27, 2023
Join Us on Facebook
Point2s Logo
麦淑仪 - Eva Mak

麦淑仪 - Eva Mak
MAK发廊首席造型师

麦淑仪 - Eva Mak

如果你渴望在一个爱意浓浓的下午享受到绝对顶级的私人定制造型服务,那么造访MAK绝对是一趟在伯明翰必不可缺的寻宝之旅。

从香港奥运冠军李丽珊的御用发型师到伯明翰MAK袖珍小店的形象设计师,EVA在英国一路打拼14年,在港时的风光已不在,但坚持与坚守之后,对于她来说,曾经的执着终于结出成功的果实,在新一代华人云集的伯明翰,开始一步步实现自己的“香港梦”。

在她位於WING YIP CENTRE的MAK发廊里,睿智又不失激情的EVA娓娓道来自己是如何走上发型师这条路:“我爸爸就是发型师,可他认为做这行太辛苦,所以不希望我从事这个行业。”不过从小就在父亲在香港的发廊里长大的她,一直梦想着“怎样帮别人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也由于“太固执”,还是走上了发型设计这条路。

由于同样固执的父亲的反对,父女俩整整三年没有说话,直到当时略有名气的EVA上了报纸,父亲终于看到女儿的坚持,放下爸爸的面子打出电话跟EVA说:报纸帮你剪好了,晚上回家吃饭。

跟一般学徒2、3年后就开始“满师”相比,EVA为了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一做就是六年学徒生涯,期间,她还自费考取香港各大学院的发型师执照,更从美国购买发型设计杂志自学。从在可以接触到很多明星的香港CAPITAL AREA的星级发廊开始,到进入大型时装杂志给顶级模特进行发型设计,EVA的薪酬已由最初的每小时800港币上升到了每小时3000港币。

“我的固执让我达到了我在香港的高峰,读完高中才来学头发,我在想我一定要做好,不要像爸爸那样那麽辛苦,经历了爸爸不和我说话的那段期间才让我更加努力的去学习。”EVA说。

当她和她的化妆夥伴一起,在香港首枚奥运金牌获得者,“帆板皇后”李丽珊的婚礼上把着装男性化的李丽珊“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女人,她们这对”梦幻组合”也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

1999年,EVA放弃在香港的事业,跟随男友PATRICK一起来到了英国发展,但这对全新的搭档在当时时尚观念陈旧的英国华人世界里摸索出的,起初只有无奈。”和李丽珊的合作已成为了一种回忆,当时我们在莱斯特,由于没有说服力,只能有时用‘如果做不到这个发型就不收你的钱’来招揽顾客,的确是和在香港的辉煌相比有一些心理落差,”EVA回忆道。

1年后,由于积累了稳定的客户群,她和PATRICK一起来到伯明翰开办MAK发廊。为了想给客人们顶级香港发廊的造型体验,EVA没有把地点选择到人来人往的中国城,而是想在市区一角,带给意外登门的客人们一种 “TREASURE HUNT”的感觉。

“我们想带我们香港的技术和客人沟通,我们想做他们的PERSONAL HAIRDRESSER,我们想和客人有更多的互动。”这是MAK的经营理念。EVA还意识到,由于更多的多元化内地文化的侵入,如今的英国华人市场更加年轻,并且消费观念也有所转变,而她的涉业范围,也因此转型变为更趋于“私人定制”一些。

“我们的一个大决定是现在希望可以把生意扩展到 IMAGINE DESIGN,发展到化妆、形象设计、拍照,全面包装。现在想找回我们的团队,我们用了2丶3年时间招人,现在有3个化妆师和几个摄影师,目前正在装修设计室,希望能将以前在香港的梦想,在这里继续做下去。”

她的目光充满期待,我一直觉得,为了爱而放弃自己曾经想追求的人是伟大而又幸福的,MAK这个店名,就是现在已是EVA先生的PATRICK送给妻子的礼物(MAK,麦,是EVA的中文姓氏)。如果你渴望的是在一个爱意浓浓的下午,享受到绝对顶级的私人定制造型服务,那么造访MAK绝对是一趟在伯明翰必不可缺的寻宝之旅。